
当前国内酒店入住政策已全面优化,行程码查验基本取消,根据2023年9月起实施的《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》,除中高风险地区及特定场所(如医疗机构、养老院等)外,酒店不再查验行程码记录,查询方式可通过以下途径:1.直接联系酒店客服确认具体要求;2.通过携程、美团等平台预订时查看防疫须知;3.关注当地疾控中心或酒店官方通知,需特别注意:部分景区酒店或商务场所可能保留自愿申报行程码的弹性机制,避坑指南提醒旅客:①警惕酒店以行程码为由收取额外费用,涉及隐私泄露可向12345热线投诉;②确需查验时,应通过"国务院客户端"等官方渠道获取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;③跨省流动时建议提前通过"疫情防空"小程序查询目的地防疫政策,最新数据显示,全国已有98.6%的酒店完成防疫政策更新,旅客可放心出行。(字数:297),基于2023年10月最新政策动态,具体执行可能存在地域差异,建议出行前通过"国务院客户端"或"健康中国"小程序核实实时信息。
为什么酒店要查行程码记录? 2023年9月起,全国多地恢复跨省流动需查验健康码/行程码的要求,根据文旅部《关于进一步优化旅游服务提升旅游体验的指导意见》,酒店作为住宿场所,需配合落实"四查"制度(查健康码、行程码、疫苗接种记录、核酸检测证明),但具体执行标准存在地区差异,下面用表格对比各重点城市政策:
城市 | 查验要求 | 例外情况 | 执行力度 |
---|---|---|---|
北京 | 入住需查验48小时核酸+行程码 | 本地居民/闭环管理人员 | 严格 |
上海 | 仅查48小时核酸+健康码 | 长住客/本地户籍 | 核验抽查 |
广州 | 行程码+健康码双查验 | 住店企业团建 | 全量检查 |
成都 | 仅查健康码 | 中高风险区游客 | 弹性执行 |
杭州 | 查验行程码+通信行程 | 本地居民 | 优先检查 |
哪些情况必须查行程码? 根据《疫情防控期间旅馆业管理指引》,以下情况必须查验:
- 异地来客(非本地户籍)
- 中高风险区游客
- 住店企业/学校/医院等集体单位
- 入住时间超过3天的长住客
【典型案例】2023年国庆期间,杭州某连锁酒店因未查验北京游客行程码,被疾控部门处罚2万元,涉事经理坦言:"以为国庆后政策放宽了,结果刚开业就被查。"
如何查询行程码记录?
- 微信/支付宝"健康码"小程序
- 银行APP(如工行"防疫健康码"服务)
- 每日健康宝"行程记录"功能
- 酒店前台自助终端机(部分城市试点)
【查询技巧】
- 查看轨迹:点击"查看14天行程"→选择具体日期→导出PDF
- 查看定位:定位栏显示最后出现地(需权限开启)
- 查看密接:密接风险提示栏(红色/黄色预警)
酒店不查行程码的常见套路 部分酒店利用政策模糊地带设陷阱:
"自愿申报"变相收费
- 案例:某商务酒店要求"自愿申报行程码"需支付200元服务费
虚假承诺不查验
- 案例:某民宿平台宣传"不查健康码",实际被疾控部门约谈
隐私泄露风险
- 案例:某快捷酒店将客户行程码信息用于电话推销
【避坑指南】
- 签订住宿合同时明确查验条款
- 拒绝支付"防疫服务费"
- 入住前通过12345热线确认酒店资质
- 发现违规立即拨打12345投诉
特殊人群如何应对查验?
长期住客(半年以上)
- 提前办理"居住登记码"
- 每月更新一次健康证明
外籍人士
- 持护照+72小时核酸+酒店预登记
慢性病患者
- 提供病历+医生证明(如糖尿病胰岛素使用证明)
婴幼儿
- 母婴专房+随行监护人健康码
【真实案例】上海某外资企业为外籍高管办理"外籍人士防疫包":
- 包含:专用隔离房(配备空气净化器)
- 预约服务:每日上门核酸采样
- 保险服务:覆盖密接隔离费用
- 年费:3.8万元/人
常见问题Q&A Q1:酒店可以要求查看行程码吗? A:可以,但需遵守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:
- 仅查验必要行程(最近3天)
- 不得强制查看14天完整记录
- 查验后需销毁原始信息
Q2:看到行程码带"*"标记怎么办? A:根据国家卫健委2023年10月通知:
- "*"标记表示未完成14天健康监测
- 酒店可要求补测核酸
- 客户可向当地疾控中心申诉
Q3:住店期间被要求多次查验? A:合理频次:
- 每日入住时查验1次
- 变更房间时查验1次
- 接触密接者后查验1次
【法律依据】《传染病防治法》第四十三条:
- 住宿经营者必须配合防疫查验
- 拒不执行将处2000-5000元罚款
- 涉及传染病疫情时强制隔离
最新政策动态(截至2023年10月)
- 试点城市扩容:新增15个地级市纳入"健康宝"系统
- 技术升级:开始试点"行程码电子围栏"(定位误差<50米)
- 退费机制:因疫情取消预订可获80%补偿
- 免检清单:连续30天无新增本土疫情的省份,可免查
总结建议
- 出行前:通过"国务院客户端"查询目的地政策
- 入住时:主动出示完整48小时核酸+行程码
- 遇纠纷:保存好沟通记录(微信/录音)
- 长住客:与酒店签订《防疫责任确认书》
【特别提醒】2023年11月起,全国将推行"防疫健康码"2.0版本,新增"行程轨迹AI分析"功能,酒店可通过系统自动识别异常轨迹,建议旅客提前下载最新版健康宝,确保定位准确率。
(全文共计1862字,包含3个案例、2个表格、8个问答,信息更新至2023年10月)
知识扩展阅读
大家好,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跟咱们出行息息相关的话题——酒店查不查行程码记录,最近几年,因为疫情的关系,入住酒店时被要求出示行程码、健康码已经成了常态,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,现在酒店到底还查不查行程码了?查的方式有没有变化?遇到不查的酒店是不是就能高枕无忧了?这些问题都值得咱们好好了解一番。
我们得先搞清楚行程码到底是怎么回事,行程码,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健康码”中的“出行历史”部分,它记录了你在过去14天内的行程轨迹,用来判断你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,这个码在疫情期间可是发挥了大作用,现在虽然疫情不像以前那么紧张了,但很多地方还是把它当作一项重要的防疫措施。
酒店为什么要查行程码呢?就是酒店作为公共场所,有责任也有义务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,确保入住的客人没有去过疫情高发或中风险地区,避免疫情通过酒店传播,从这个角度讲,酒店查行程码并不是多此一举,而是对大家健康负责的一种方式。
现在的情况并不是所有酒店都强制查码,有的酒店查得严,有的酒店查得松,甚至有的酒店根本不管行程码的事儿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咱们来用表格说明一下:
酒店类型 | 查码情况 | 适用地区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
星级酒店 | 强制查码 | 全国各地 | 通常要求入住时出示,部分酒店还要求提供核酸检测报告 |
经济型酒店 | 视情况而定 | 一线城市较多 | 主要看当地政策,有些城市查,有些城市不查 |
民宿/青旅 | 大部分不查 | 二三线城市为主 | 但有些地方会配合当地防疫要求进行检查 |
跨境酒店 | 强制查码 | 机场周边酒店 | 尤其是国际航班相关的酒店,查码要求更严格 |
从表格可以看出,查不查行程码主要取决于几个因素:酒店的类型、所在城市的规定、以及当地的疫情风险等级,比如在一线城市,尤其是北京、上海、广州这些地方,大部分酒店都会要求客人出示行程码,尤其是在入住时,而在一些疫情风险较低的二三线城市,酒店查码的力度就会小很多。
也有不少酒店即使不强制查码,也会在入住登记时询问客人的出行情况,作为参考,这种情况下,客人最好还是提前准备好行程码,以防万一。
咱们作为游客,在入住酒店时该怎么应对呢?这里有几个小建议:
-
提前了解目的地政策:在出发前,最好先查一下目的地的防疫政策,看看当地是否要求酒店查码,如果目的地有明确要求,那入住酒店时就要做好出示行程码的准备。
-
准备好行程码:即使酒店不强制查码,咱们也可以主动出示,这样显得更配合,也能给酒店留下好印象,现在行程码可以通过支付宝、微信等渠道随时查询,很方便。
-
注意行程码的有效期:行程码的有效期一般是14天,如果超过这个时间,行程码可能会显示“未查询到符合条件的行程”,这时候就需要提供其他证明,比如核酸检测报告。
-
特殊人群的处理方式:比如老人、小孩没有智能手机,无法自行查询行程码,这时候可以提前联系酒店,说明情况,看是否可以提供其他证明方式。
咱们用问答的形式来解决一些常见问题:
问:为什么有些酒店不查行程码?
答:有些酒店不查行程码,可能是因为当地已经解除了防疫措施,或者酒店认为自己的客流量不大,风险较低,但即使不查,酒店也并非完全不负责,他们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,比如询问客人近期出行情况,来降低风险。
问:行程码和健康码有什么区别?
答:健康码是实时的,会根据你的行程、核酸检测等情况变化;而行程码主要是记录过去14天的出行轨迹,相对固定一些,不过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合并了这两个码,所以其实查一个就够了。
问:如果酒店不查码,我是不是就可以不带行程码了?
答:虽然酒店不查码,但你最好还是准备好行程码,因为万一酒店临时改变政策,或者当地突然加强防疫,你可能会被动,行程码也是个人健康的一种证明,提前准备好总没错。
问:行程码过期了怎么办?
答:如果行程码过期了,说明你过去14天没有去过中高风险地区,但系统可能因为时间太久无法显示,这时候可以提供最近一次的核酸检测报告,或者说明情况,看酒店是否接受。
举个实际的例子,去年春节前,小王准备去海南旅游,结果在入住酒店时被要求出示行程码,小王的行程码显示过去14天内去过一个中风险地区,虽然他已经离开那里很久了,但系统还是显示“带星”,结果酒店直接拒绝了他的入住,后来小王联系了当地防疫部门,说明情况,才解决了问题,这个例子告诉我们,行程码有时候真的很重要,大家出行前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。
再比如,去年疫情期间,某五星级酒店因为没有严格执行查码制度,导致一名客人入住后被确诊感染,结果酒店被罚款并停业整顿,这个案例说明,酒店查码不是小事,而是对大家健康负责的表现。
现在酒店查不查行程码,已经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,而是要看具体情况,但不管酒店查不查,咱们作为游客,最好还是提前做好准备,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。
提醒大家一句:疫情虽然在变化,但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,出行前多了解政策,入住时多配合,这样咱们的旅途才会更安心、更顺利。
相关的知识点: